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口服减肥药将至催动股价大涨,礼来与诺和诺德双强决战在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20:17:00    

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无口服减重药物获批,礼来与诺和诺德正在争夺第一。

美东时间4月17日,礼来公司(LLY.US)盘中一度涨近17%,收盘涨14.30%,最新总市值7962.73亿美元。与此同时,诺和诺德(NVO.US)大跌7.63%。

消息面上,礼来公布了在研小分子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Orforglipron积极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在血糖控制、体重管理及安全性方面,口服的Orforglipron展现出与注射型GLP-1药物相当的疗效。

Orforglipron是首个完成Ⅲ期临床试验的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具有先发优势。目前,诺和诺德、阿斯利康、罗氏、辉瑞等制药巨头均布局了小分子GLP-1类药物管线,但基本都处于临床前或早期临床阶段。在国内,歌礼制药(01672.HK)的药物管线ASC30正是对标礼来的Orforglipron,正处于临床Ⅰ期阶段。

礼来公司表示,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前向全球监管机构提交Orforglipron用于体重管理的上市申请,而针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监管申请则预计在2026年进行。

礼来的减重GLP-1类药物阵营即将扩充,而且口服制剂的可及性优于目前主流的注射剂型,此外,小分子GLP-1药物在生产工艺、设备要求、纯化难度、储存和运输成本以及生产成本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相较于多肽类GLP-1药物更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推广。要知道,此前礼来和诺和诺德的多肽类的GLP-1受体激动剂都因产能受限,长居于FDA的药物短缺名单。

靠减肥药向万亿市值迈进

2023年8月至今,礼来已稳坐全球市值第一位置,还曾一度进入9000亿美元市值俱乐部。市值蹿长的重要节点是公司的GIP/GLP-1双靶点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分别于2022年5月、2023年11月获批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减重适应症,公司产品进入庞大的减重市场带来的市值提升更为显著。

在GLP-1类减重药物赛道,礼来的替尔泊肽与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暂时形成双强局面,从销售表现来看,诺和诺德当下更胜一筹,但礼来的追赶势头强劲,且长远看,更具竞争力。

2024年,礼来营收同比增长32%至450.4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06%至105.9亿美元。其中,降糖版与减重版替尔泊肽注射剂销售额分别约为115.4亿美元、49.3亿美元,合计收入164.7亿美元,占公司总收入比重接近4成。

同年,诺和诺德营收同比增长26%至2904.03亿丹麦克朗(约合421.49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8%至727.58亿丹麦克朗(约合104.7亿美元)。其中,降糖版、减重版司美格鲁肽注射制剂销售额分别为1203.4亿丹麦克朗、582.1亿丹麦克朗(约合84.5亿美元),降糖版口服司美格鲁肽销售额233.0亿丹麦克朗(约合33.8亿美元),三种剂合计销售额约293.0亿美元,占公司总收入的三分之二。

对比来看,早在2021年6月就获批的减重版司美格鲁肽当前销售体量更大,但架不住礼来的替尔泊肽减重效果更优。在一项头对头Ⅲb期临床研究的次要终点中,替尔泊肽组有31.6%的患者实现了至少25%的体重减轻,而司美格鲁肽组为16.1%的患者达到这一减重效果。

随着替尔泊肽的继续放量,加之口服Orforglipron的减重适应症获批预期,礼来的市值或将再创新高。

两大巨头的终极对决

在口服减重GLP-1药物竞争中,礼来已宣称将于2025年年底前递交上市申请,诺和诺德尚未披露获批时间表。显然,2025年是双方竞争的关键年份。不过,目前也无可直接对比的数据来说明二者减重效果孰优孰劣。

礼来最新披露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服用最高剂量(36mg)Orforglipron的参与者,在40周后平均减轻16磅,约占受试者体重的7.9%,且患者在研究结束时尚未达到体重减轻平台期。这一结果超过预期,礼来此前预计的减重范围为4%-7%,公司已获批产品替尔泊肽在最高剂量下糖尿病患者的减重占比约为6%。

而诺和诺德在2024年8月披露的III期OASIS4研究结果显示,在研究第64周,口服25mg司美格鲁肽治疗组患者体重减轻13.6%,安慰剂组则为2.2%。

但因研发路线的不同,就量产难易程度和生产成本来说,礼来的Orforglipron优势突出。一般而言,大分子多肽类药物生产过程复杂,主要通过固相多肽合成(SPPS)实现,单批次生产周期或接近一个月,且投料比高,原料药成本与时间成本较高。而小分子GLP-1药物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进行大规模制备,工艺成熟、成本更低。

这或许意味着礼来的口服减重GLP-1药物会有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另外,司美格鲁肽的专利期将于2026年3月到期,仿制药的纷至沓来或对其口服减重版的推广带来障碍。

但是,小分子GLP-1药物有共性的安全风险。去年,辉瑞终止了GLP-1小分子Lotiglipron的继续开发,正是因为肝脏安全受到威胁。礼来方面表示,Orforglipron的试验中未观察到与肝脏相关的安全信号,但在服用最高剂量的患者中,有8%因胃肠道不良事件而停止治疗。

即便有风险,但不妨碍国内外制药企业纷纷押注。前文提及的国际制药巨头之外,在国内市场,歌礼制药用于肥胖治疗的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ASC30此前也引发关注,今年2月,公司宣布ASC30在美国Ib期多剂量递增研究前两个队列取得了积极期中结果,公司股票创下单日(2月20日)大涨34.45%的记录,并于3月24日涨至9.28元/股的历史高点。

在一已经内定了下一届“全球药王”的领域,制药公司们的狂热投注都合乎情理,而礼来或将是最大赢家。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作者丨杨亚茹 编辑丨曹晟源)

相关文章:

口服减肥药将至催动股价大涨,礼来与诺和诺德双强决战在即04-18

礼来公布口服降糖药积极结果,或年底前提交用于体重管理上市申请04-18

读懂IPO|银诺医药递表前估值下滑超三成,首个获批产品商业化待考04-16

全球市场早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大型科技股涨跌互现,奈飞涨超4%04-16

金价,突然跳水!有人一个操作大亏4万多04-15

高盛计划五月裁员约1900人 预计遣散费1.5亿美元04-15

“成都造”国内首仿3.1类新药获批上市04-15

美股三大指数收涨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超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