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哈密市牢牢把握历史机遇,以战略性眼光抢抓政策窗口期,立足资源优势,加速推进新能源与高端装备制造、储能技术应用、绿电消纳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全力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升级与绿色经济的“双向奔赴”。
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哈密浩辰星辉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吉瓦固态电池项目土建基础工程于5月14日顺利完成,进入到主体建设阶段。项目创新采用“土建+设备安装”工序穿插作业模式,依托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精准调度,将施工周期压缩40%。
哈密浩辰星辉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吉瓦固态电池项目现场负责人苏毛表示:“项目落地彻底扭转了哈密新能源产业缺芯少核的局面,不仅补齐了当地储能材料、电池模组等关键环节短板,更通过豫新两省技术协同创新,构建起从纳米级正级材料研发到终极场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该项目总投资18亿元,占地100亩,采用“技术转移+飞地园区”新模式,既是豫新两省实施技术协同创新的试验田,更是辐射中亚的新能源装备制造支点,将创下国内同类项目建设速度新标杆。
苏毛称:“项目实现重大节点突破,西北地区首个固态电池生产基地,通过产业园将技术转移的创新模式,将河南新能源产业先进经验引入天山脚下,填补了哈密市新能源产业链关键环节空白,标志着豫哈产业协作迈入全产业链整合新阶段。”
项目预计在9月底前将实现3条工业4.0标准全自动化生产线投运,项目达产后可年产电芯超100万只,形成动力电池、储能系统、军工装备等多元化产品矩阵,年产值预计突破50亿元。
苏毛还介绍:“据测算,该项目将带动上下游20余家配套企业落户,形成百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其产品可满足西北五省新能源汽车电池需求量的30%,为新疆建设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提供关键储能支持,未来将通过飞地园区模式,深化两地产业协作,助力哈密打造面向中亚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当天,哈密国投新能源有限公司石城子光伏电站储能项目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项目110千伏升压站主体结构、储能区基础工程等关键设施已基本完成,即将进入设备全面安装调试阶段。
哈密国投新能源有限公司石城子光伏发电有限公司石城子光伏电站站长康黎明说:“我们综合楼主体已经全部完成了,现在接下来围墙安装,我们的预置仓基础已经完成了,上层基础已经在建设,储能区的基础已经全部完成,现在已经开始吊装,已经吊了27套,还有100多套也在进场,到月底的时候基本全都能完成。”
项目创新采用“光伏+储能”协同运行模式,通过配置先进的储能系统实现电网调峰调频功能。项目配套建设的110千伏升压站可将光伏电站输出的35千伏电压提升至110千伏,通过汇集站接入主电网,破解了新能源电力输送的技术瓶颈。
康黎明表示:“需要我们支撑电网的时候,我们去放电,这也可以增加石城子光伏园区的光伏消纳。主变是5月12日左右就已经到场开始安装了,附属设备也差不多在5月中旬安装完毕。”
项目管理团队采取多项保障措施,现场施工人员已增加至原计划的1.5倍,工程机械配置量提升40%,并创新实施“三班倒”连续作业机制。
康黎明称:“我们在人员上增加了人员,在设备上增加了设备,在工作的连续性上进行开展,把工期也是倒排了一下,预计6月30日应该是能完成任务。”
今年,哈密市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新能源+”思维,坚持以新能源资源开发规划“一张图”为引领,以新能源开发管理机制创新为支撑,充分发挥新能源“产业基金”的功能,全力推动新能源与产业协同发展。
同时,哈密市以新增负荷为支撑,就地就近消纳为重点,充分发挥能源资源优势,以资源换产业、以产业促发展,不断挖掘新的投资增长点,推动新能源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正以绿色为底色,以创新为动力,向着建设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基地的目标阔步前行,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强后劲!(田玉 郭子毅 杨宏建 孙晓敏)
相关文章:
外交部:坚决反对美方对中国芯片产品和人工智能产业进行恶意封锁和打压05-16
哈密:新动能持续释放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05-16
典型案例!旅游市场强制消费四大问题曝光05-14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同心筑梦,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05-11
盐城盐都区大陈线获评美丽公路05-10
博雷顿港股上市,武汉经开产投成功培育第12家上市公司05-09
明天,银川这场人才盛会不容错过05-09
多维共振 通威股份蓄势新一轮成长动能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