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锡林郭勒盟发改委联合天津市河西区,河北省石家庄市、沧州市、张家口市,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通辽市、赤峰市签署《失信行为纠正后信用修复合作协议》,建立跨区域信用修复服务协作机制,有效降低企业办事成本,着力破解企业跨区域信用修复耗时耗力难题。
根据国家推送的高频失信企业名单,锡林郭勒盟某汽贸有限公司被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处以9条处罚,企业信用大打折扣,被处罚后该企业在融资信贷、政府采购和招投标、行政许可等领域受限。针对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锡林郭勒盟发改委主动联系该企业,在天津市河西区发改委的协作配合下,实现了跨区域信用修复,帮助企业修复了9条处罚信息。这也是内蒙古首件高频失信企业跨省信用修复业务。
据了解,2024年锡林郭勒盟主动作为,多措并举为514家企业进行近千次信用修复,消除失信记录,为企业发展增信赋能。2025年,锡林郭勒盟在已有信用修复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跨区域信用修复服务协作机制,推进“助企行动”走深走实。(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郑慧英)
相关文章:
“‘招’夕‘湘’伴·价值同行”招商银行入湘27周年第三届薪福通悦跑活动热力开跑04-26
稳就业信心更足04-26
2025年甘肃公交建集团招聘公告04-25
全国首份游戏行业商业秘密保护指引发布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