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对决,争的是一时先机,更是千秋正道。观察近期中美博弈态势,有一种感觉越来越强烈,那就是历史的天平正在发生倾斜,而且速度比想象的还要快。
一、中美硬实力差距加快缩小
政治好比大厦,经济就是地基。要赢得中美博弈,发展自身永远是硬道理。美国家底确实厚,但它本质上靠的是吸全世界的血,没钱了就印钞加举债,实打实的制造业却一直在外流。这种畸形发展模式,迟早要爆雷。
美国知道自己的病根,却抓错了药方。它妄图靠关税战二次洗劫全球,强迫他国输血让利,结果窟窿没填上,反而激起众怒。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多国加速“去美元化”,衡量美元强弱的美元指数在今年上半年累计跌了近11%,过去十年里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下降约10%。
美国今年GDP增长看起来还行,但通胀一直卡在3%左右下不来,国债规模更是突破37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负债10万多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预测,2025年美国GDP增长预期低于2%。穆迪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直言,美国经济正处在衰退边缘。如果美国铁了心把关税战打到底,恐怕中长期还会遭到更猛烈的反噬。
中国就不一样了,从不薅人羊毛,也不寅吃卯粮,只相信天道酬勤、厚积薄发。现在中国经济走的是高质量发展道路,困难当然有,但方向是对的,心里就有数。特别是好几年前,“双循环”新格局就已经布局落子,彰显远见。
我们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制度优势,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有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更有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人才优势,这些都是难以撼动的硬实力。
美国的关税大棒,不仅没有击垮中国的脊梁,反而淬炼了我们的骨气和志气,更激发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今年上半年,中国GDP逆势增长5.3%,这是每个不怕鬼、不信邪的中国人一起拼出来的。
整个“十四五”期间,也就是2021至2025年这五年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将达到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中国人自古就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的财富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辛勤劳动一砖一瓦累积起来的。
二、中国出招底气越来越足
美国人喜欢主动出击、先下手为强,东方智慧则讲究审时度势、谋定后动。过去跟美国打交道,往往是美国人先要价,我们再来评估应对,总有点被人压在我们半场灌球的憋屈感。但如今,我们看穿了美国“有枣没枣先打一杆”的套路,不再跟着美国的节奏走,而是未雨绸缪、主动布局、冷静出招,打出了底气,也更显章法。
面对来势汹汹的关税战,我们早有预判,随即打出一套反制组合拳。几步棋下完,中国的议价空间和战略主动权立马上来了。有外国媒体分析,中国反制不再是简单的“你加多少我也加多少”,而是通过多维度精准施策,直戳美国制造业的软肋,还触动其农业州选民和军工集团的利益,堪称“外科手术式打击”。
如果美国还不消停,我们手里还有新牌,随便哪一张拿出来都是“深水炸弹”。中国的牌面不基础,打法更不基础。什么时候出手,打到什么程度,跟什么打配合,那可就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了。
反观美国,可打的牌没几张,无非就是制裁加封锁。然而,封锁对中国起不到任何作用。中国一穷二白的时候都自己搞出了原子弹,现在还想对中国搞封锁,锁住的只能是美国自己发展的脚步。今年以来,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制造这些关键领域捷报频传。反倒是美国硬逼着科技企业去投资建厂,结果不是难产就是烂尾,更加暴露了美国产供链的深层短板。最近,美国不得不部分放宽对华芯片出口限制,这就等于昭告世界,对华封锁策略已经彻底失败。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现在的博弈桌上,美国正面临三重焦虑:关税武器效力不彰、技术封锁遭到反噬、军事威慑效果有限。而它的对面,是一个早已洞察时势、稳住自己节奏的中国。
三、中国软实力迅速上升
美国过去擅长自我包装,打着“民主”旗号到处搞独裁。现在连遮羞布都不要了,堂而皇之喊着“美国优先”,满世界推行低成本维霸那一套。比如“强盗当裁判”,抓住盟友伙伴在经济、安全上的依赖,直接要钱、要矿、要地。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公开为欧洲、拉美右翼政党站台助选。如此横行霸道,也难怪天怒人怨。
话说霸权的形成往往是先“实至”再“名归”,而霸权的衰落则一定是先“名裂”后“身败”。如果说美国的硬实力还在困兽犹斗,那么它的软实力江河日下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都是自己作的。
英国“品牌金融”咨询公司发布《2025年全球软实力指数报告》,指出“美国优先”导致美国国家声誉和国家治理指标分别下降四位,中国软实力排名则升至全球第二位。法国知名研究机构益普索数据显示,中国全球支持率达49%,比美国高3个百分点,实现近十年来首次对美国反超。法国《回声报》认为,这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软实力格局转变的历史时刻”。
各方对资本主义弊端的反思更加深刻,不少人开始从研究“中国现象”转向探究政治制度等深层次因素。不但发展中国家“向东看”成了共识,连许多美国年轻人都开始支持社会主义。有战略界人士直言,“华盛顿共识已经终结”,“中国世纪正在到来”。
四、中国为全球治理注入更大动能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却无视同全球化深度绑定的事实,冲闯国际秩序规则,不仅反复毁约退群,“断崖式”削减对外援助,还拖欠巨额联合国会费,阻扰安理会决议通过,最近又不顾别人死活强推“调停外交”。桩桩件件,没有一点大国的风范和作为,也一再暴露出其所谓“国际领导力”的虚伪与衰落。
在美国当权者眼中,国际秩序是让其他国家占便宜,国际组织是“对付美国的工具”,全球治理更是“赔本买卖”。于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统统抛之脑后,大国脸面也可以完全丢光,只看能不能无本万利,争得势力范围,达成“大交易”。如此德不配位,也无心无力领导世界,全球治理“去美国化”自然要驶入快车道。
反观中国,不但没有袖手旁观,而且主动挺膺担当。美国在任性退群,中国在拉群加人;美国在透支信誉,中国在重建信任。我们坚定走真正的多边主义之路,为公平正义挺身而出,一系列重大倡议理念下自成蹊。现在全球已经有80%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倡议,70%国家对华贸易额超过对美贸易额。中国的意图光明磊落,我们不是在填补谁留下的真空,而是带大家一起还原世界本来的样子。
现在中国在国际上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达到了什么程度?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加“9·3”纪念活动就是最好的注脚。这次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又新增一个对话伙伴,上合组织成为了27国参与、在50多个领域开展合作、经济总量接近30万亿美元的世界最大区域组织。媒体说,“想加入上合的国家排起了长队”。
“9·3”纪念大会上,30多国领导人齐聚一堂。比高精尖武器更令人瞩目的,是中国的“朋友圈”,“美国领导人想见的人,都去了中国”。这两场“先礼后兵”的盛事已经过去一段时日,但回味的后劲儿还相当大。有人甚至说,这是“西方霸权黄昏”向“世界多极黎明”演进的标志性事件,必将载入史册。
更妙的是,我们在天津峰会上提出了全球治理倡议。在所谓的“自由世界秩序”式微、全球治理赤字凸显的当下,中国拿出的是实打实的方案。这个倡议优先考虑全球南方的发展诉求,引领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恰好与上合、金砖“版图”持续扩大相呼应,适配时代潮流,顺应历史大势。
大浪奔涌,东风乍起。这是一场关乎国运的对弈,更是一场塑造人类未来的较量。千帆已过,彼岸渐明;曙光既现,未来可期。吾辈生逢其时,自当砥砺奋发,向光而行。
来源:朝阳少侠
相关文章:
朝中社刊发评论文章《绝不容许破坏朝鲜半岛和地区的实力平衡》09-15
(图表·漫画)规模稳步拓展09-11
南宁发布《海外人工智能场景应用需求清单》09-11
微信又有新功能!网友:再也不怕发错群了09-10
9月科普月意义何在? 写在浙江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开启之际①09-09
保德信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批开业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