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张昌平讲述中国青铜文明的进程与特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24 19:0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2025年6月24日,由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主办,郑州市黄帝文化研究中心、郑州嵩山文明研究院、郑州天中书院承办,郑州市嵩山文明研究基金会资助的大型公益文化讲座“天中讲坛·中华文明探源”系列讲座在郑州市政协会议室举办。本次讲座是2025年度“中华文明探源”系列第三期。

本期的天中讲坛邀请到张昌平教授作《中国的青铜文明:进程与特质》报告。张昌平是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商周考古和中国青铜时代青铜器。著有《方国的青铜与文化》、《商周时期南方青铜器研究》、《吉金类系——海外及港台地区收藏的中国青铜器研究》、《盘龙城——1995-2019》等著作。

张昌平教授的讲座主题聚焦于中国青铜器。青铜器以其突出的艺术水准、生产规模以及社会地位,成为早期文明和艺术的标志物,并在世界青铜时代文明中具有鲜明的特征和占有重要的地位。秦统一之前的夏商周王朝,在物质文化上大致对应于中国的青铜时代,这一时期的中国文明称之为中国的青铜文明。

张教授讲到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多是运用块范法制作技术,生产具有礼器性质的容器和兵器。并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发展归纳为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早期(夏时期)、二里岗文化晚期-殷墟文化早期(早商)、 殷墟文化晚期-西周早期(商周之际)、 西周中期-春秋早期(两周之际)、春秋中期-春战之际(春秋中晚期)、战国早期-战国中期(战国时期)六个阶段。青铜时代的青铜器不仅体现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社会价值取向,作为礼器,又具备了定位社会阶层的功能,成为区分不同贵族等级高低的标志。青铜礼器所形成的秩序性和价值认同,是早期中国文明进程的文化动力,青铜文明所形成的文化传统,成为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章:

记者在一线丨笔墨为媒!市书法家协会走进大屯08-14

国台办谈许倬云先生辞世08-13

政策加码投资升温 脑机接口板块震荡上行08-13

9999元公开叫卖,“北极点海水”到底哪来的08-12

世运会“九头身”裁判意外走红,本人回应08-11

央视大屏聚焦佛山“西甲” 展示佛山文旅国际魅力08-10

释永信多家关联公司已注销、吊销07-28

中国女篮大运会卫冕 山西新秀陈玉婕闪耀赛场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