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清远传》首次专家学者交流活动会
在《清远传》的撰写研讨中,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杰提出了一系列深刻见解。他认为,这部作品的定位不应只是对城市历史的简单罗列,而应将清远这座城市当作一个有灵魂、有生命力的“人”来书写,系统性展现城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让读者清晰感受到清远的独特魅力。
陈杰指出,《清远传》的撰写需要一个清晰的框架和结构,如同介绍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书中应有明确的主线和脉络,线性与结构性结合的框架来展现清远的历史轨迹和城市脉动。但书中需要突出几个关键点:一是结构性,即根据城市特征对内容进行提炼、组织和分类;二是人文性,重视展现清远的人文特色、族群交融和历史底蕴;三是矛盾性,即如何通过城市发展过程具有矛盾张力的故事和转折点展现城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陈杰特别强调了人文性的重要性。清远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其人文特色和族群演化是不可忽视的部分。清远的瑶族文化、壮族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等多元文化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例如,连南排瑶文化在当地日常生活中依然随处可见,如当地居民穿着民族服装、保留传统生活方式等。他建议在书中突出清远岭南文化、北江文明、少数民族特色和现代发展轨迹,突出“山水洲城”“广府北门户”“壮瑶之乡”的独特身份,展示清远的文化多样性。
在撰写《清远传》时,还需要关注矛盾性和转折点。提到了清远产业的变迁,如再生金属产业的废除和工业发展的转型升级,这些转折点都是城市发展的关键节点,需要在书中重点突出。通过这些故事和案例,可以展现清远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中的阵痛与蝶变、转型与创新。
陈杰还分享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案例。他提到,要学会在数据时代用好人工智能工具,从历史溯源、移民变迁、红色基因、民族融合、经济发展等多个角度搜索文献、搭建框架来撰写《清远传》。例如,从远古时期的考古发现讲起,秦汉古道,到明清时期的移民历史,再到近代的红色文化,以及现代的产业转型和乡村振兴,这些内容都可以成为书中的重要章节。书中还可以加入一些具体的故事和案例,如抗洪救灾、矿山改造等,这些故事能够展现清远的城市韧性和发展历程。最后,他建议在书中加入一些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如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农文旅产业发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让读者对清远的未来充满期待。

相关
“像读故事一样读懂一座城,很期待”|专家学者纵论《清远传》项目
采写:南方+记者 黄剑琴
摄影:南方+记者 曾亮超
设计:廖宇航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黄剑琴;曾亮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中国戏曲剧种全集》南方八省(区、市) 工作交流座谈活动在贵阳成功举办04-19
【“羚”跑新赛道】④ 旭华智能:技术破局 赋能城市安全04-18
(番外)+(全文)途径一场风月:结局+番外txt下载阅读_(商予淮宋泠音)途径一场风月:结局+番外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商予淮宋泠音)04-18
第一观察|“同舟共济方能行稳致远”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