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们正在大麦千亩示范田参观交流。(记者江斌伟摄)
新疆网讯(记者江斌伟)七月的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坎尔孜乡,金色麦浪随风起伏,奏响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这麦穗饱满得很!”7月12日,望着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奇台麦类试验基地里翻滚的大麦,国家大麦青稞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郭刚刚赞叹道。
当日,“大麦新品种中啤麦1号现场观摩会”在这里热闹开场。
活动现场,郭刚刚与山西汾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供物流中心主任赵胜为新疆奇台汾酒大麦制种基地揭牌。
这也是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在新疆设立的首个大麦制种基地,成为这片大麦地里亮眼的一块“新地标”。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奇台综合试验站站长、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正高级农艺师向莉说,此次观摩会由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组织,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奇台综合试验站)承办,围绕大麦新品种展示及产业技术交流开展系列活动,旨在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成果的宣传与转化,持续推动大麦青稞产业发展。
当日下午,众人前往碧流河镇、半截沟镇,参观新品种展示和千亩示范田。
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周安定说:“此次活动集中呈现了团队在大麦品种培育、种植技术等方面的成果,也展示了奇台麦类试验基地在推动大麦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能更好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助力当地农业迈向新台阶。”
奇台县优谷家庭农场负责人李俊山,今年种了1300亩大麦,一直都有专家团队技术指导,长势好,收成也好。现在通过科研机构搭桥,企业直接在地头收购,订单式生产,大麦收了不愁卖,来年打算再多种一些大麦。
从新品种展示到产业基地揭牌,从技术交流到订单合作,新疆大麦青稞产业正以蓬勃之势向前发展。
郭刚刚满怀信心地展望道:“在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的全力支撑下,随着科研成果加速转化落地、产业链条持续完善延伸,这片金色麦浪必将化作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让大麦产业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为新疆农业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活力。”
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奇台麦类试验基地目前已建成以小麦、大麦青稞、燕麦荞麦、豆类、玉米、谷子高粱、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为主的科技创新基地,持续为新疆农业生产提供高产、优质、广适新品种,为“农业芯片”之地,先后培育出春小麦新品种15个,玉米品种4个,冬小麦品种2个,大麦新品种13个,其中选育的大麦法瓦维特、新春25等累计推广面积达2000万亩,为新疆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
相关文章:
第二届中国医学—食疗 整合联盟2025年会在平凉市举办07-14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丨临湘:全国八成浮标来自这座湖南县城07-11
锚定特色持续深耕07-08
锡盟正式印发实施!07-06
以路成链构筑“黄金走廊”——江西吉安吉州区精心培育电子信息产业07-05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会见秘鲁农业发展与灌溉部部长马内罗07-02
劳务品牌成内蒙古通辽就业增收“金字招牌”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