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国有大型企业,中国重汽集团如何充分利用分时电价政策调整用电习惯,在降本增效方面又有何进展?4月15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重汽集团总经理助理赵尔相回答了记者提问。

中国重汽集团主要从事研发、生产、销售各种载重汽车、特种汽车、专用车及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等总成和汽车零部件,拥有黄河、汕德卡、豪沃等全系列商用汽车品牌,产品出口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绝大部分生产基地都设在山东省内。
电费是中国重汽集团生产成本占比较高的一部分。2024年,全集团在山东地区总用电量达5.94亿度,电费达4.38亿元;峰段用电占比18.6%,谷段占比28.6%,均好于历史同期。根据政策要求,各单位分别制订相应的用电措施,主要的用电产线,通过调整用电负荷,按照避峰就谷的原则来组织生产,降低电价峰段用电量,提高谷段用量的占比,最大化地利用政策红利,降低电费成本;同时,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实时监控各产线用电负荷情况,保持产线在最经济的状态下运行。
从生产组织层面,在集团内部优化各生产单位的产线生产安排,尽最大可能有效利用谷段或平段时间安排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产线,实行低谷时段不停线;对于高耗能产线的双班生产,将交接班和设备停产维保等低负荷用电的工作,安排在峰段。以中国重汽集团用电量最大的成型厂为例,2024年用电量1.95亿度。中频炉作为高耗能核心设备,是成型厂负荷调控的重点。2025年通过合理调整生产,优化产线时序,将中频炉调整为低谷时段升温(用电负荷高),高峰时段保温(用电负荷小),实现用电避峰就谷,实现一季度降低电费120万。
赵尔相介绍,通过以上措施,2025年一季度,中国重汽集团在山东省内,谷段用电占比达到35.7%,较比2024年增幅7.1%。后续将继续深入研究分时电价政策的应用,结合自身行业特点,探索更多的用电负荷调控及节能新技术,例如蓄冷蓄热等;从政策应用、技术节能验证、推广实施的深度协同,构建可量化的用电效益提升体系,并搭建创新示范平台,将经验转化,实现标准化、模块化,推广至同行业企业。(济南日报·爱济南 记者:范俐鑫)
相关文章:
辛识平:中柬铁杆友谊历久弥新04-19
填补美国牛肉进口空缺 近期国内首个大规模采购澳洲牛肉的合同签署04-19
中柬人文交流活动在金边举行04-19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有福同享 有难同当”道出中马命运共同体真谛04-19
文化中国行|春花古建两相宜·春风十里催锦绣,一抹红艳醉惠山04-19
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注册交易商破三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