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独家】
(记者 韩彤彤 孙志文 宁冠宇)
田横岛,位于青岛市即墨区最东部,四周被大海环绕。目前,岛上有300多户居民,大伙儿出行要先乘船出岛,再换成其他交通工具。
这样的一个海岛,风景优美,是游客们追寻的世外桃源。但由于交通不便,医疗资源匮乏,田横岛也成为了失能人员难以跨越的海域。
随着青岛市“农村护理保险提升计划”实施,田横岛上的失能人员迎来了上门诊疗的“家庭医护”,护士张雪晶便是其中之一。自2022年以来,张雪晶每周乘船到田横岛为失能人员送医送药,进行护理,风雨无阻。大家亲切地喊她“小张护士”,每周盼望着她的到来。
“长护险”为田横岛送来政策关怀的春风,以小张护士为代表的医护团队为海岛补齐了医疗资源匮乏的短板,他们成为海岛居民放在心尖上的人,是真真正正的海岛健康摆渡人。
送医上门解海岛医疗之困
今年是张雪晶参与“长护险”项目的第三个年头,她每周坐船登岛一次。从她工作的诊所到田横岛码头开车需要一个多小时,为了给岛上居民争取更多护理时间,每次她都会提前收拾好大家需要的药品和护理用品,当天早上6点半开车出发。
“从码头坐船到田横岛大概十多分钟,受天气变化影响,每周上岛的时间不固定,去之前,我会提前一天跟岛上的大叔大姨挨个打电话。”经过三年的相处,张雪晶不仅是大家口中的小张护士,更被岛上的叔叔阿姨们视为自己的孩子,“尽管我会提前跟他们约好上门时间,但大叔大姨们都会提前在家等着,哪怕有要忙的事情,也会掐着时间早早回去等着我。”
田横岛由三个自然村组成,三年来,在“长护险”项目的推行下,张雪晶已为50多位失能老人提供了上门护理服务。
“海岛医疗资源匮乏,老人们看病治疗很不方便。”张雪晶表示,在“长护险”项目推出之前,失能老人看病需要先找车送到码头,再乘船出海,出海后还要再找车去医院。由于交通的不便利,让想进行基础护理或者拿药取药的老人们,举步维艰。
而“长护险”的实施和小张护士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他们像一道光,照亮了海岛失能人员的求医之路。
双向奔赴获居民真心点赞
“小张护士人可好了,刮风下雨不误,夏天热得头晕也来,冬天冻得直打哆嗦也来。要是没有她,我们可怎么办!”家住田横岛的韩玉英今年81岁,老伴86岁,四次脑梗,瘫痪在床完全无法自理。
“我们跟小张认识有两年半了,每个周她都会带着药和尿不湿给我们送过来,还会教我一些护理办法,我每周都盼着她来,我老伴每次见着她都要掉泪。”韩玉英表示,在护理方面,如何吸痰、如何护理褥疮……这些事情都是小张手把手教给她的,“老伴不能动弹,尿不湿用得很快,以前都是孩子们买,有时还不赶趟。有了长护险后,每个周小张都会给我们带过来,再也没出现不够用的情况。”
除了有专业医护上门和及时足量的药品外,张雪晶还为大家算过一笔经济账,“像韩奶奶一家属于病号里情况比较严重的,以前每个月护理用药大概在四五百,现在长护险报销后只需要花七八十。”
“我真是打心眼里亲这些孩子,她们太辛苦太不容易了,看到她们晕船难受的时候,我都心疼的掉眼泪。”在田横岛上,像韩玉英这样盼望、感谢又心疼张雪晶的人有很多,这份情感的链接也成为了张雪晶坚持的动力。
“曾经有一位大爷的孩子要接他去岛外居住治疗,大爷说什么也不肯,就是要在这里等着小张护士来。这给我带来很大的触动,虽然过来一次交通不是很方便,但大家都非常信任和关心我。”在海岛送医的过程中,张雪晶同样收获着爱与成长。
使命所在点职业精神之光
海岛送医,累不累?
提及这个问题时,张雪晶答道,累,但是值得。
“这里不比城镇,有成熟的医疗体系和充足的医疗资源。相比普通人就医,很多失能人员看病治疗更是难上加难,我们的到来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从2022年踏上海岛,到2025年依然坚持奔赴海岛,张雪晶用行动让“白衣天使”在这里具象化。
从业十多年,张雪晶一直记得一句话:“白衣天使不是童话,而是用专业和温暖在人间修修补补。”
她是这样想的,同样她也做到了。
相关文章:
晨读,点亮卯时05-21
一场照见自己的情感疗愈之旅——《还能做家人吗?》新书分享会举办05-18
新华时论|兴才爱才,天天都是“人才日”05-18
【青岛故事】长护险进海岛 她跨越山海守护50多位失能老人05-12
30岁以后,我和妈妈越来越像了05-12
沈河区开展地震应急“全真模拟”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