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当400年“花样技艺”遇上美学经济,潮州这座小镇藏不住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0:17:00    

在潮州市潮安区,一场花卉文化盛宴即将绽放芳华。2025广东·金石花卉文化周活动(以下简称“花卉文化周”)将于4月28日至5月5日在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举行。活动以“花开百千万 绿美新潮安”为主题,将通过“一轴一街六园九花事”,全方位展示潮安花卉文化魅力,打造潮安花卉文化新IP,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建设“人文潮安”乡村振兴示范带上“最美花园”。

在这片有着400多年花木园艺历史的土地上,金石镇首次迎来高规格的花卉专业盛会。活动将通过盆景展览、文化交流及互动体验,全面提升花卉产量、质量、销量,扩大花卉应用场景,擦亮金石“花卉之都”名片。

花卉是美丽的代言。在潮安区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行动中,金石镇以花为媒,深耕“一镇一业”,打造美丽产业、建设和美乡村、催生美学经济,以“雅在金石”品牌,让“兴镇”更加具象,也让金石迈向区域商贸副中心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

匠心雕琢罗汉松神韵

妙手编织绿雕“动物奇境”

晨雾氤氲中,东莆花卉园区的罗汉松渐次苏醒。枝干盘虬,针叶凝翠,一盆一盆,都是时光雕琢的孤品。

花农董思雁踏入鸿雁花木场。巡园、察叶、观形、除虫——这是他二十年如一日的晨课。他手持剪刀,站上梯子,利落地剪去一根多余的枝条,“晌午前要浇透水,它们正等着解渴。”

园中八百余株罗汉松巍然挺立,各具风姿。两米高的树冠如云舒展,独特的S型躯干蜿蜒盘旋。龟背沉稳,面包圆润,桃型灵动——这些都是董思雁用铝线和剪刀精心雕琢出来的艺术品,凝聚匠人心血。“毛树从修枝到造型大概需要三至五年才能成型,最后才能呈现出一盆完美的作品,身价能翻倍。”他摩挲着一株刚扎好铝线的幼苗说道,背后是大量的时间和养护成本。

“S型罗汉松是潮州的特色品种,以优雅的S型枝条闻名。”董思雁的双手传承从祖父到父亲的技艺,如今他的作品远销江浙沪、川渝、闽粤等地,广泛用于庭院、小区、广场、公园等景观场所。“本地罗汉松一般先销往各大花园、花圃,再转售给园林绿化公司、花木公司、景观设计公司等专业机构,甚至出口海外。”董思雁说,金石镇已成为集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产业窗口,通过专业渠道将产品推向全国高端景观市场。

“信息时代,客户获取渠道日益多元,市场完全开放。”董思雁深知,唯有不断提升专业水准,追求作品的极致精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东莆花卉园区160亩的土地上,聚集着40多户像董思雁这样的专业花农。他们以罗汉松为主打,辅以真柏、九里香等精品盆景。“我们要让每户都拿出看家本领,在即将举办的花卉文化周上大放异彩。”园区负责人林昭明表示,作为花卉文化周六大主题园区之一,东莆花卉园区将以“风度、风骨,盛世更葱茏”为主题,展现罗汉松神韵清雅、雄浑苍劲的独特魅力。

园中,一盆盆罗汉松盆景苍劲挺拔,韵味悠长。剪刀的咔嚓声此起彼伏,有人忙着给枝条定型,有人细心地为绿植浇水,空气中弥漫着松香与泥土的芬芳。“十年树木,从筷子粗细养到碗口大小,方成气候。”林昭明说,罗汉松有大小之分,小型盆景适合家居装饰,大型盆景则常用于庭院造景。虽然种植基础不难,但要培育出精品,必须精选耐修剪、易成型的品种,再根据树形精心修剪,才能成就观赏价值极高的罗汉松。

在金石镇,“S型罗汉松”装点着千家万户的庭院花圃,品种丰富多样。有的农户专攻附石型,有的擅长S型,还有的偏好自然型。民间流传“家有罗汉松,世代不受穷”的说法。凭借这棵“风水树”,金石镇声名远播,花卉苗木工艺代代相传。

距离东莆花卉园区约1公里的六桂园,同样是花卉文化周的六大主题园区之一。这里隐藏着一个奇妙的“绿雕动物园”。步入园中,仿佛走进童话世界:十二生肖栩栩如生,双龙戏珠活灵活现,长颈鹿优雅地伸长脖颈……这些绿雕动物形态各异,造型生动,令人流连忘返。

花农翁锡仲正忙着为绿雕浇水、修枝。他正在为本次花卉文化周精心准备代表作——十二生肖绿雕。制作一只动物绿雕需要五天时间,从头部塑造到全身姿态的雕琢,每个细节都凝聚着翁锡仲父子的心血。一个多月的精心制作,全靠手工完成。

“动物绿雕很受欢迎,能为景观增添无限趣味。”翁锡仲一边修剪枝叶一边说道。他选用的福建茶四季常青,生命力旺盛,枝叶茂密,可塑性极强。除了动物造型,还能制作各种文字图案。近年来,翁锡仲父子还创新推出了星星、月亮、爱心等时尚造型,广受市场青睐。

占地约200亩的六桂园是翁厝村的花卉基地,入驻花农近百户。花卉文化周期间,六桂园将以“匠心,绿雕上的艺术”为主题,展示罗汉松“S”造型和绿雕制作技艺。

“园艺名师遍天下,皆自金石出。”在金石镇,花卉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从业人数超过1万人,大小花场近千个。在传承保护传统“S”造型盆景和花卉动物造型技艺的基础上,金石镇积极鼓励农业企业和种植户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计,以更多精品园艺打造“美学空间”,提升市场竞争力。

目前,金石镇已形成东莆园、六桂园、桑浦园等规模化花卉产业园区,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推动花卉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已成功举办13届迎春花市。

“一轴一街六园九花事” 共赴“花”样盛事

4月28日至5月5日,以“花开百千万 绿美新潮安”为主题的花卉文化周将举行。将通过“一轴一街六园九花事”,打造产业特色专业化市场,促进花卉与文化旅游、商业贸易等领域融合发展,加快花卉产业转型升级。主会场设在金石镇东莆园区。

据介绍,本次活动精心打造T字形花轴,在金和路和晋君路构成的T字形花卉文化周活动核心区,沿路布置了具有本地特色的花卉,营造出“一路繁花相迎”的浪漫氛围。

主会场东莆园内,盆景展区将荟萃省内外精品之作,既有罗汉松的苍劲、黄杨的秀雅、兰花的清幽。方寸之间,尽显自然造化与匠心神韵,带来一步一景的沉浸式体验。值得期待的是,岭南特色珍品潮安黄杨也将亮相。其叶片细若米粒,枝干虬曲如龙,或似绝壁孤松傲然挺立,或如深谷古木静谧悠远,每一株都是时光雕琢的艺术品。展区还将带来绿植养护的“黑科技”——“泡泡泥”智能栽培基质。这种革命性材料不仅轻便环保,更拥有超强保水透气特性,让植物养护变得简单高效。

六座主题园区各具巧思,精彩纷呈。东莆园(主会场)以“风度、风骨,盛世更葱茏”为主题,凸显罗汉松的苍劲挺拔;六桂园通过“S”造型罗汉松与绿雕技艺,诠释“匠心·绿雕上的艺术”;森宇花木场以“凌波吐芳,万般情衷”呈现黄杨的秀雅风姿;光斌花木场以兰花的幽香高洁,演绎“初春芳草长,风动兰花香”的意境;花卉与家居装饰展馆在广大家具城打造“室内花园”,碰撞出花卉色彩与家具美学;迷你主题花园则探索庭院绿化与公共空间的美化实践,为绿美潮州生态建设提供样本。

其中,花卉与家居装饰展馆在广大家具城打造的“室内花园”是本次花卉文化周的一大创新尝试。“花卉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提升生活品质和美学感受的重要元素。”广大家具总经理陈嘉锐希望通过花卉文化周,将花卉的自然之美与家具的工艺之美完美融合,探索出一种全新的家居美学体验。陈嘉锐表示,这种创新的展示方式不仅能够激发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能带动花卉和家居产品的消费,为美学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希望能吸引更多设计师、消费者和花卉爱好者,共同探索花卉与家居装饰的更多可能性,为家居美学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花卉文化周不仅是观赏的盛会,更是技艺的擂台。罗汉松盆景竞技大赛,将邀请花卉从业人员参加比赛,参赛选手现场创作、同台竞技,交流提升罗汉松制作技艺,组织专家现场评奖。组合盆栽创意大赛,将组织花卉从业人员或盆栽爱好者参加比赛,参赛选手现场创作,通过创意构思与巧妙布局,展示盆栽造型与创作技巧,组织专家现场评奖。“最美花园入口”评比活动,则引导发动花圃园区及花木场打造花园入口景观,通过有奖评比,激发花圃经营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提升花卉产业园区整体景观品质。

若想探知行业前沿,花卉产业发展沙龙将汇聚专家与企业家,通过专家授课、行业交流等形式深度对话,共话绿美经济的未来。与此同时,精品拍卖会将动员花卉专业户、非遗传承人等捐赠盆景精品、非遗作品等具有金石特色的多元拍品,组织贤达、企业家等社会热心人士参加义拍,拍卖所得将用于支持公益活动或花卉产业发展。

当花影遇上人文,活动更添几分雅趣。汉服爱好者可着霓裳游园、摄影爱好者能捕捉“花影缤纷”的刹那芳华、徒步爱好者可沿花径探访自然……文化嘉年华活动将开展“汉服游园 松影霓裳”活动,“花影缤纷”摄影采风活动,“艺韵下乡 戏满花园”活动,“百里花路 百米画卷”趣味涂鸦活动,“徒步山水 探索自然”健身徒步活动,“探索匠心技艺 寻觅情钟绿植”活动,“听花开的声音”诗词朗诵展演,“猜灯谜 识花意”花卉知识灯谜活动等。

据悉,此次活动还将通过达人直播、招商推介等方式,让金石花卉的芬芳飘向更远处。

以“花”为笔绘乡村新貌

多元赋能“雅在金石”品牌

发挥林木花卉产业特色资源优势,金石镇巧做“花”样文章,打造“美丽庭院”、建设“和美乡村”、催生“美学经济”,打造“雅在金石”品牌,推动金石区域商贸副中心高质量发展,为“百千万工程”增色添彩。

走进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翁厝村,一幅花团锦簇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投资500万元建设的金石松榆公园里,“欢迎光临”绿雕栩栩如生,百年古榆苍劲挺拔,造型罗汉松姿态万千。这个占地4000平方米的生态公园,通过炮仗花、海棠、紫薇等植物的精心搭配,实现了四季有景、移步换景的景观效果,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翁厝村,有八成以上村民是能工巧匠。这些身怀绝技的花匠们,将专业技艺融入自家庭院打造,创造出“一户一景、一户一韵”的独特景观。翁勇金家庭更荣获2024年广东省“美丽庭院”示范户称号。

发挥翁厝村“花乡”优势,金石镇延伸打造花卉产业带,建成锦艺、兴华等7个花卉种植合作社,规划花卉苗木种植基地面积3000多亩,创造年产值超2亿元、占镇农业产值超80%的“花经济”。东莆花卉专业合作社、光斌花木场分别成功入选省标杆农民专业合作社、省标杆家庭农场培育名单。花卉产业不仅成为村民的致富“花经济”,也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在金石镇,21个行政村都有种植花卉基础。以“花园村”带动“花园镇”创建,金石镇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抓手,因地制宜发挥花卉特色产业优势,鼓励各村与村民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推动乡村从“一处美”向“村村美”转变。

廖厝村巧“花”心思,不仅在村口、小公园等地种植了樟树、罗汉松等景观树,还以“一村一花”为特色提升河岸绿化景观,持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

仙都一村的美丽金石广场,占地约8000平方米,如今已成为集绿化、休闲、健身于一体的休闲空间。经过治理,池水清澈,四周绿树成荫,多彩鲜花点缀其间,环境焕然一新。

不仅如此,金石镇还以“党员带头、干部先行、群众响应”的方式,发动贤达和企业家等多方社会力量建设“希望林”“同心林”“团结林”“巾帼林”等各类主题林,全镇掀起了绿美建设热潮。今年,金石镇计划种植苗木12800株,全面提升镇村绿化覆盖率。

金石镇,正以“花”为笔,绘就一幅“雅在金石”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观点

从“有市场”迈向“有品牌”的转型升级之路

作为岭南派花卉的主要生产基地,潮安区金石镇400余年的花卉种植历史孕育了独特的产业底蕴。“有花木市场,就有金石人”的民间佳话,印证着这个“省级花卉专业镇”在行业内的特殊地位。如今,全镇3000余亩花卉基地培育着五大类上千个品种,构筑起粤东地区最具规模的花卉产业体系。

然而,在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金石花卉正面临“成长的烦恼”:有限的土地资源难以支撑产业扩张,传统种植模式遭遇人才断层,长期形成的市场优势尚未转化为品牌价值,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这些挑战正考验着这个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智慧。

“举办花卉文化周是我们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抓手。”金石镇花卉协会会长翁勇金表示。通过打造集展示、交流、交易于一体的花卉文化周活动平台,既能传承岭南盆景艺术精髓,又能发掘培育行业新秀。更重要的是,这一平台将成为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的推广阵地,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进一步擦亮金石镇“花卉之都”“状元故里”等金字招牌。

翁勇金坦言,土地是花卉产业发展的基础。面对土地资源约束的发展瓶颈,他建议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重点打造以金和路、晋君路为核心的“T型”花卉产业带,通过空间重构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强化平台带动作用。

人才断层问题同样亟待解决。翁勇金指出,金石镇花卉种植行业出现断层,新生代青黄不接,从业者多为农民乡土专家,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对新技术、互联网的敏锐感知。因此,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花卉种植技术培训,培养新一代花卉种植专业人才,成为提升产业活力的关键。同时,鼓励年轻人投身花卉产业,引入新技术、新理念,为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尽管金石花卉销路广泛,但“有市场无品牌”的现状制约了产业升级。翁勇金强调,除了通过花卉文化周活动提升品牌效应外,还需着力于品种改良与创新。“要把握电商直播、个性化定制等新业态机遇,让传统花卉产业焕发年轻魅力。”翁勇金期待借力金石花卉文化周,推动金石花卉从“有市场”向“有品牌”逐步实现转型升级。

文/图:南方+记者 纪金娜 通讯员 安宣

【作者】 纪金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2024年我国著作权登记总量突破千万 同比增长19.13%04-24

当400年“花样技艺”遇上美学经济,潮州这座小镇藏不住了04-24

13岁小将的武侠梦04-22

抖音爆款“网红盆景”竟来自这里,浏阳1200种花木“卷”出70亿元产业04-22

张家界启动首届“莓茶制作”专项认证04-21

周末小众文艺暴走!崔各庄这几大宝藏地,工业风与艺术感直接拉满04-20

香港故事|启德体育园:回眸百载 乘风起航04-20

宁陕县太山庙镇:扮靓乡村“高颜值” 绘就振兴“新画卷”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