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召开“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体重管理主题),介绍我省体重管理年活动有关情况和体重管理的相关健康知识。针对当下流行的过度节食、过量运动等减重误区,中医专家表示,极端减肥违背“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养生原则,易导致脾胃损伤、气血耗虚,反而引发虚胖、失眠等健康问题。山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黄延芹强调,中医减重核心在于“整体辨证”,根据体质分型制定个性化方案,通过调理脾胃、疏肝祛湿等手段,实现“健康减重而非苛待身体”。
黄延芹说,中医不提倡极端减肥,比如饿肚子伤元气、玩命运动耗气血。古时早有明训:“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减重非苛待己身。总挨饿会伤脾胃,过度运动就像“火上浇油”,反而让人虚胖、失眠、免疫力下降。中医减重其精髓在于以整体观辨体质、调根本,根据个人体质、症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将健康重塑融入生活点滴。
从中医的角度,通常把超重肥胖人群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膏人,就是软绵绵的肥肉集中在肚子(比如,男性腰围大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85cm),胳膊大腿也松垮,最需要减重;二是肉人,是壮实型,肌肉多体脂不高,减肥要慢慢来;三是脂人,是匀称丰满型,全身脂肪均匀分布,但肌肉松软,少吃油腻多运动就能达到自己理想的体重。
她提到,中医减肥也有四大招:一是调理肠胃,养好脾胃才能不堆积脂肪;二是促进循环,气血通了代谢快,自然消耗脂肪;三是疏肝解压,心情好才不会“压力胖”;四是祛湿排水,水肿虚胖可以喝红豆薏米水等一些祛湿的饮品。
“具体到减重的方法,谈到中医,大家首先想到便是中药。中药减重是利用中药的优势,通过益消补泻的方法,将人体多余的脂肪转化成能量等,达到健康减重的目的。”黄延芹说,除应用中药复方治疗肥胖症外,还可以通过穴位埋线、拔罐、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外治方法来促进减重。常用的可帮助减重的穴位有关元穴、足三里、丰隆穴、曲池穴等。此外,也可以通过耳穴压豆等方法,选用耳部的脾、胃、肝、肾、内分泌等穴位,达到降低食欲、减轻体重的效果。针灸及推拿是通过抑制胃肠的蠕动,减轻饥饿感,加快新陈代谢,促进能量消耗,达到减重的目的。
记者:苏珊 编辑:吕冰 校对:汤琪
相关文章:
痛经非小事 医生呼吁打破“忍痛文化”04-19
第六次国民体质监测 和平区监测点如期启动04-19
礼来公布口服降糖药积极结果,或年底前提交用于体重管理上市申请04-18
专业采购商比第四届增长超10%,盘点第五届消博会亮点04-18
让健康“秤”心如意!803家医疗机构开设健康体重管理门诊04-17
汇聚智慧力量,深挖金龙鱼品牌源起地南海油脂成功基因04-16
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晋升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