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亲子账号不能被流量裹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9:21:00    

家庭回到关爱陪伴、平台摒弃流量至上、法律威严清除灰色地带,共同为孩子们撑起一片纯净天空,才能让他们在自由、快乐的环境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图片来源:半月谈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陈长

哭闹打架、暴饮暴食、测评成年人化妆品、模仿奇怪行为……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多个社交平台上的亲子账号虽流量火爆、吸粉众多,但其发布的短视频引发争议。一些“亲子流量”账号已从记录孩子成长异化为制造营销“商机”。

社交媒体时代,家长在网络分享孩子日常趣事,既能留存美好回忆,又能引发网友共鸣,本无可厚非。然而,部分晒娃视频却越走越偏,悄然滋生出一条灰色产业链。比如,有的儿童衣着暴露,穿着露背装走“猫步”;一些视频以“吃货儿童”为噱头,炒作儿童“大胃王”;更有甚者以“姐妹争宠”“兄弟互殴”为主题设计剧本……儿童本该奔跑在阳光下,如今却沦为被操控的“小演员”,其价值观、金钱观没有得到很好地培育和引导,给其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同时,在流量裹挟下,家长身份已由监护人蜕变为“经纪人”,亲子关系陷入了错位与失衡。

当晒娃变成“啃娃”,乱象背后是多方责任的缺位。一方面,一些家长被眼前的利益蒙蔽双眼,迫不及待地将孩子推向镜头获取流量,却淡忘了为人父母的责任与担当。殊不知,让孩子过早地暴露在商业利益的漩涡中,经受与年龄不符的东西,对孩子不是爱而是伤害。另一方面,部分平台为了追求流量和商业利益,对晒娃视频的内容审核把关不严,任由带有广告植入、过度商业化的视频肆意传播。甚至为了吸引眼球、增加热度,还通过推广活动和打榜赛等方式,刺激相关内容生产,使得乱象愈发猖獗。

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而非“合作经营”的畸形关系。这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定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那些痴迷于“萌娃经济”的家长,应当及时清醒过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要知道,孩子成长需要的是关爱、陪伴与正确引导。家长应树立正确育儿观,从孩子个性与兴趣出发,尊重其意愿和权利,保护好孩子的童真与快乐,避免因一时名利耽误孩子未来。

孩子的成长不能被流量绑架,法律红线更不容逾越。平台应守好内容审核防线,强化对包含低俗、侵权内容的亲子账号的管控,提升对不良内容的识别和拦截能力,积极引导文明、健康、适龄的内容创作和分享,从源头上铲除乱象滋生的土壤。同时,相关部门也需加大监管力度,严肃追究违规账号经营者及纵容“儿童网红”违规经营的平台责任,如对没有尽到监护责任的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令,对违规平台采取责令整改以及罚款等综合处罚手段,确保法律有效执行。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相关文章:

亲子账号不能被流量裹挟05-22

小心!脊柱侧弯正在伤害孩子的健康05-22

微信上线新模式!网友:还能这样啊05-02

招远“五一”重点活动清单出炉,总有一款你喜欢的!04-30

朝阳阁丨“五一”盛邀八方客 感受乌鲁木齐城市“新”引力04-30

陪伴成长 自护领航04-26

微信紧急提醒!04-24

中产家长“挤爆”儿科,身高焦虑让药企年入百亿04-24